天上飘的,是絮还是虫?

受访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 郗旺

2016年05月06日09:09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大家把口罩戴起来!这两天,一些地方仍在飘着柳絮一样的东西,风一吹,漫天飞舞。可4月份不是已经飘过柳絮了吗?南京林业大学森环院的专家发现,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柳絮,而是活物小虫子!叫‘榆四脉绵蚜’。今年的气候有利于它们繁殖,所以数量非常多,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大家一定注意了!这个时候过敏的人特别多,很多人就是这个原因!” 

  近些天,这则消息在网上广为流传,惹人疑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分子生物学博士郗旺指出,这种说法是一种误传。一方面,我们所说的“柳絮”,实际上是包括杨树、柳树在内的多种杨柳科植物所产生的种子,不同物种间飘絮时间有一定差异,如垂柳飘絮通常就会比毛白杨早半个月左右。在华北地区,飘絮现象可从4月初延续到5月底。同时由于不同年份气候状态不同,飘絮时间也会产生前后变动。如今年温度偏高,一些树种的飘絮时间就提前了一周到半个月左右,因此民众感觉到“两次飘絮”是完全可能的。

  另一方面,杨柳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我们常见的棉花类似,而榆四脉绵蚜的“絮”则是虫体表面分泌的蜡质,二者成分和质地完全不同。纤维素成分干燥轻薄,因此容易飘飞,而虫体蜡质则与虫体结合紧密,不易飘飞。我们还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鉴别飞絮是杨柳絮还是活体小虫:用手搓一搓絮状物,如果是虫体,揉搓后会因虫体破裂、体液释放而具有潮湿感;如果是杨柳絮的话,揉搓后会如同揉搓棉花一样,依然是干燥的。 

  郗旺还表示,榆四脉绵蚜属同翅目绵蚜科昆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辽宁等地。它们的主要寄主为榆树、高粱、谷子、糜子等禾本科植物,多集中分布于叶片背部,以吸取寄主植物的汁液为食。因其浑身长满了毛茸茸的“蜡毛”,白絮状,成群结队时,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杨柳絮,这就是流言产生的主要原因。但这种小虫只危害植物,对人体无害,也不会钻入人体引发过敏等症状,因此大家不用担心。▲

  (本文由本报特约记者赵建元采写)

(责编:权娟、许心怡)

推荐阅读

冬天对这些人来说是个坎!有几点必须要注意 很多人都听过,老人过冬是个坎,很多老人在冬天去世,特别是高龄老人。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不管是研究数据,还是专家分析,事实也的确如此。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温润益肾过“小雪” 3款食疗方推荐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南方地区北部也开始进入冬季。小雪节气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广州市中医医院杂病门诊主治中医师高三德提醒,我们要重视调养自己的情绪,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亦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 【详细】

人民健康大讲堂|营养“识”堂|保健养生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公布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2. 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3. 千烟洲 生态修复与经济协同发展(人民眼…
  4.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