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全球患者中,近一半在中国;55岁以上人群,每百人就有一个

帕金森,康复治疗是关键

2017年04月18日14:13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手机看新闻

  主讲人: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主治医师 孙莉

    自1817年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发现那些“震颤麻痹”的老年人至今,已有200年。帕金森病患者饱受痛苦,能缓解其运动障碍及严重非运动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医生努力的方向。本期为大家介绍帕金森病及其康复治疗方法。

  近一半帕金森病患者在中国。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患者脑内黑质结构中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无法生成足够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导致患者逐渐出现一系列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疾病早期,患者往往出现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将出现认知障碍、幻觉、抑郁、焦虑等。此外,帕金森病还可造成嗅觉减退、吞咽障碍及睡眠障碍等多种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55岁以上人群中,每100人就有一个帕金森病患者。全球约450万帕金森病患者中,近一半在中国。预计到2030年,患病人数将升至500万,中国将成为世界帕金森病人最多的国家。同时,帕金森病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临床治疗中不乏40岁以下的青壮年患者。令人担忧的是,约48%的帕金森病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患病,60%的早期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

  康复治疗很重要。帕金森病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现有医学还无法解释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为什么退化,也无法彻底治愈。

  作为进展缓慢的慢性疾病,康复治疗起着重要作用,包括一系列康复评估及康复训练。患者尽早开展康复治疗能减少药物应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日常活动能力、改善心理状态等。康复评估包括身体功能、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吞咽能力、心理能力等,通过评估可确定患者现有功能障碍,进而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治疗目标和措施。康复治疗的短期目标是:1.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预防关节畸形发生;2.改善患者躯体运动、姿势控制、协调能力等;3.增强患者及照护者安全意识,防止患者跌倒造成继发性损伤。长期目标是设法维持或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实现“从基础动作训练到真正改善功能障碍”。对帕金森病患者来说,从“能动”到“能用”还需很多努力。

  康复治疗有一套方法。康复治疗主要借助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生活训练、认知训练等,改善患者日常活动功能(如使用穿衣辅助工具、更换衣物种类)、环境改造(如移除走道障碍物及危险品、使用升高的便盆椅)等。

  帕金森病运动治疗有一整套简便易行的训练手段。

  1.面部训练:对着镜子做皱眉、用力睁闭眼、撅嘴、抿嘴、伸舌和鼓腮等表情动作。

  2.头颈部训练:头后仰5秒钟,两眼上视天花板,然后头向下,下颌尽量触及胸部。头向左转并向后看约5秒钟,然后同样的动作向右转。

  3.手部训练:手指抓放训练、手指对指训练、数指训练、手精细动作训练,如捡豆子等。

  4.下肢训练:屈髋屈膝运动、直腿抬高运动、下蹲运动、踢腿运动。

  5.躯干训练:桥式运动——患者卧位,双腿弯曲,双臂紧贴床面,防止滑动,由治疗师或家属扶住,慢慢抬起臀部,维持一段时间后再慢慢放下。

  6.翻身训练:身体往右侧翻,头转向右侧,左手搭向右侧,左腿放在右腿上,利用身体旋转的惯性进行翻身。反向重复。

  7.关节活动度训练:手膝位支撑下,重心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使肩、肘、髋、膝得到锻炼。

  8.平衡训练:坐位、跪位、站立下分别进行重心前后左右、侧方移动。

  9.起坐训练:起坐四步曲——伸胳膊、弯腰、撅屁股、起身。

  10.步态训练:起步时先足跟着地,然后脚掌,最后足尖着地,跨步要尽可能慢,双臂在行走时尽量前后摆动。

  吞咽治疗、构音和发音训练、认知训练是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本讲座由本报记者张杰整理)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赵敬菡)

行业信息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