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医美医生个人品牌该怎样炼就?

2016年07月20日07:58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近期,医疗圈里有关医生个人品牌的热议颇多,大部分都是行业一些大咖们主动给医生出主意给建议和吐槽的,那又为什么医生都不为之所动呢?这或许不是医生不谦虚,抑或听不进去意见,而是给建议和吐槽的大咖们自己也不晓得,既不负责如何实现,又不提供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出主意给建议和吐槽的,也是没有能力来实现当下的现实,也就意识不到究竟靠什么才是真正解决落地的问题。

事实上,医生个人品牌是一个高尚话题。就医美医生个人品牌说,该怎样炼就?说白了,是那些懂得能经营自己的医生,也就是具备职业精神的医生,可能比起所谓的专业医生更加适合。

医美医生塑造品牌价值链需突破现有的瓶颈

众所周知,医美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业务范畴包括整形外科、皮肤美容科、中医美容、口腔美容、注射美容五大类,大部分医生是从过去公立医院的外科、烧伤科、皮肤科转型过来的,但各司其职。而如今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则要求有更多的医生能够做到“通晓全科而精于一项”。诚然,多数医美医生都自以为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其实不然,更多的情况是大部分医生不晓得自己不擅长什么,即便是在这一点上有一些概念,但也往往认识不清。

如同很多时候,总是会在经验与能力之间纠结,就好像买菜一样,牛肉看起来新鲜一点,但好像又更想吃猪肉。纠结了半天,终于把猪肉买回家,才发现,这块猪肉竟然是注了水的。所以,只看结果是不得要领的,追溯原因才有价值。

1、目前大部分民营医院的医美医生充当的是“开刀匠”、“操作员”的角色,缺乏与求美者的充分沟通,无法满足求美者“个性化”的需求,就我服务的一家民营医院医美中心来说,就有咨询师故意设置障碍阻止医生与求美者的前期交流,等医生见到求美者时,求美者已经进了手术室或治疗室。

2、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医生的职业优越感和本位主义思想较强,放不下架子,无法满足求美者服务层面的需求,而医美本身是一项选择性治疗服务,非必须性治疗,所以求美者对服务层面的质量要求更高,当医生的服务能力跟不上时,医患关系很难融洽和谐。

3、咨询师分担了医生的营销职能,咨询师受业绩压力和医疗专业知识欠缺的双重影响,经常会产生“营销与生产”的脱节现象。很多医美机构是咨询师决定医生做什么,而不是医生告诉咨询师卖什么,这种职能的错位除了管理制度有问题,医生缺乏对咨询师的指导也是重要原因。

4、随着社会经济和市场的发展,求美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由过去单一满足功能性治疗发展到功能兼情感的综合性治疗需求,一些高端的求美消费者甚至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而大部分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无法满足求美者多样化需求,因此无法提升求美者满意度,也无法创造高附加值的业绩效益。显然,医美医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仍停留在纯粹的医疗技术层面,无法满足求美者多样性复杂化需求。

5、医美医生相对比较“专一”,做手术的不了解皮肤美容项目,做注射美容的医生不了解手术项目等等。站在求美者角度,总是希望找到一个能为其提供全方位塑美的权威专家,尽管不一定要这个专家样样亲自操作,至少能给于全面有效的建议。目前很多医生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也很难赢得求美者的深度信任。

医美医生个人品牌基础源于广泛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积淀

医美医生个人品牌打造中,最最重要的维度只有一个:就是品牌能不能满足医生职业化精神。就当下这样一个热议的高尚话题,很值得鼓掌和献花。就求美者这一消费者来说,这个“好”字已不是传统意义上说的美丽成功,更包含有求美者的医疗体验。

换句话说,发现求美消费者医疗需求是起点,要进一步对“需求”和“消费者”在两个维度上进行聚焦,甄别出“真实需求”和“潜在消费者”。“真实需求”是要确定求美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而“潜在消费者”则是要找到对需求最敏感的求美消费者。不是如何满足求美消费者需求,而是如何“更好地”满足求美消费者需求,“更”就是信息化时代的求美消费者真实需求。

事实上,医生个人品牌的建立有道与术之分,学道是来打造自身的领导力,学术是来解决诊疗环节中的实际问题!在接诊与病人沟通交流过程中,通过常规的问答,借助检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就能够初步判断病人基本的情况,而后期的诊疗就可以做出修改,或者与病人再进行沟通交谈,并且这些是否效果如何都会体现在病人满意的期望值上面。

鉴于当下不少医美医生已经被裹挟在某种同质化的职业生涯与社会价值结构当中,在这个大背景下,医生仅仅是把医美工作看作了一份普通的职业而已,而完全遗忘了观念的传承与医者本身所具有的本分与社会潜力。特别在改善自身的技能或学习新技能方面,医生在知识上的差距,都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得以弥补,但是,如今有太多因恃才傲物、而给自身造成偏见和无知的医生,尤其是那些术业有专攻的医生,往往对知识与人生观、世界观等价值议题的剥离,逐渐成为现今医疗行业的生存常态,就连专家教授,其实也很难从自己的学科中,提取出指导自己人生的养分,何况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不屑一顾,认为聪明的头脑就可取代知识。

基于一个医生的修养、见识、品性、视野等素养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做事的方式,甚至直接关系到医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质素直接影响顾客的选择与评判。很多医生可能过去在学术研究包括临床历练过程中,更多的是在追求医疗技术的精湛和精细,在艺术的修养和修为这块容易忽视,一个整形医生除了是一个外科医生,更应该是一个艺术家。作为一个美丽的使者,应该在艺术修养方面有较高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为求美者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让求美者体验到美的愉悦。

倘若医生不具有广泛知识,不清楚如今自身价值的凸显,如何来赢得消费者公信? 医生还是那种依靠单纯的知识路径,或传统的医疗服务概念模式做诊疗服务,很难具有良好的口碑。对医生个人品牌的建立,自身内功实力提升都是没有长久的发展的空间,特别在是否能够肩负起知识创新、观念创新的使命,在学科专业发展方面很少有清醒的责任认识。

医生个人品牌的建立,关键点是要解决好医生的“三个痛点”和“三大能力”的问题。

随着智能互联网时代医疗服务信息的透明、对称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往那种强加给消费者或者是目标受众洗脑式的,灌输式的营销方式已不适时宜。只有不断地和外界进行沟通,才能够让消费者更好的去了解和理解医美的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在和消费者前期的沟通以及后期的心理疏导方面,很多整形医生技术都很好,手术做的很棒,能够擅长充分的表达和沟通都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一个医美医生,除了需要了解消费心理学和营销学的业余知识外,最终是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医美的每一项价值,这决定着医生下一步有没有可能被认可或者是传播。怎样让医生品牌得到更有效的传播,唯一能做好的就是不断的去向求美者目标受众传递价值。为社会创造出价值,才能彰显医生现实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医生要塑造自己的品牌,一定要洞察人性,关注人心,这样医生的品牌才会有温度,才会符合消费者的想法和需求。

作为一个具有品牌的医美医生,在自己的价值构成中,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要有独到的技术,或者是精湛的技术,个人品牌则是积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备了较强的医疗技术外,一定程度上应该还是一个公众化有影响力的人,影响力层面包括行业地位、学术成就以及对自己的经营和管理能力和一个好的平台。实际上医美医生是一个美丽的天使,除了要塑造美,还要传播美,具有个人的审美情操和情趣,这样才会影响消费者对专业的认可度和认同度。如今更多的是一种,能够做到让消费者感觉到体验医疗舒适,就是一种好的体验美感。否则的话就是缘木求鱼,也就是忽悠或者是炒作。

医生要尊重医疗行业规律、尊重价值规律,培育自己职业能力发展概率论思维,而不是一味习惯于用以前的传统思维来武装指导自己。倘若医生能够心知肚明自己的实际业务水平,就晓得自己的方向是什么。其实任何事情以这个角度看,都能找到座标,有了一个参照系,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医生能够持久专注地做好诊疗的事,在细微之处追求极致。

三个痛点分别指的是:医生思维能力是指医生对病人的医疗需求有没有读懂;专业性指的是医生诊疗思维的能力,具不具备精益求精的诊疗技术;适应性就是医生要有市场思维能力,也就是医生的诊疗能力和服务能不能够让病人紧紧追随。对于医生的三大能力,既往是接诊的能力、医疗文书撰写的能力和顾客分类管理的能力。

医生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医疗美容领域的“全科医生”。当学术专业化被奉为主流圭臬,医生的专业背景其实还要附加上一种特别的素质,那就是对自身所处时代的主流价值始终能有一种自觉的观察与警醒,并且能尽力描述出其中的逻辑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中,沟通与语言能力对医美医生来说,是专业技术水平得以充分实现的桥梁与通道。

医生能力如今有新三样:首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包括对顾客的心理疏导能力、顾客恢复期的安抚能力、整体形象的设计能力等。包括如何评判顾客的满意度,比如顾客给医生的感谢信具体好在哪?对自己及团队有哪些帮助,以及是否有后续的医美行为计划,能不能让顾客随时想起医生来;其次,在信息化的多媒体时代,如何制作让顾客可听、可视的医美健康科普的能力?是否能制作受欢迎的医美科普内容的能力;第三,个人品牌营销能力,如何引爆自身医美专业的亮点,能招人气,让顾客的量上来,之后让顾客不自觉地去传播。

对于医生个人品牌能力发展来说,能力的边界绝不是自己一出道就能给自己画得了圆。能力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挑战未知而探索出来的。医生只有最大程度的拓宽自己的眼界,才能更准确地找准位置,从容不迫地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获得成功。

作者:郭俊 原省级三甲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职业院长、资深民营医疗观察与实践者。健康界、医学界智库、医界、华夏医界网、新医界等网站或自媒体常驻作者。文章如其他平台转载之,需要通过作者授权。 

分享到:
(责编:许晓华、权娟)

行业信息化平台